現(xiàn)在很多學生在選校美國本科留學院校時都會優(yōu)先申請那些美國名校, 理由很簡單: 學校有名是因為有好口碑,有好老師,有好傳統(tǒng), 有好生源,
有好設(shè)備,有好課程等等一系列的優(yōu)勢。好的私校多是百年老校,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以及雄厚的資金校友資源,這是很多名不見經(jīng)傳的學校不可比擬的。
可是問題在于頂級名校也是最難申請的。尤其是對于國際學生,學校并不在意多一個學生的全額學費收入, 而是更謹慎錄取國際學生,因為多一名國際學生,就意味這減少了一位本土的不需老師花額外時間和精力去適應的本土學生。
其實, 入讀名校與非名校的利弊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優(yōu)勢和劣勢。 就名校的劣勢而講,正因為它的好,它的出色,導致了本土好學生也是趨之若鶩,競爭非常激烈。 這些優(yōu)秀的學生,學業(yè)優(yōu)秀,愛好廣泛,特長明顯,再加上良好的家庭對孩子們在對社會的游戲規(guī)則適應性的準備充分,讓外來的學生們很容易明顯感知到自己的不足, 即使再優(yōu)秀的孩子, 也必然有一個重新審視自己,懷疑自己,重新定位自己的痛苦過程。
當然對堅強的孩子來講, 這是一個激勵和挑戰(zhàn),可是沒有任何一個家長能預測自己的孩子是否足夠強壯,不會被在強大的壓力下反而走到了另一個自我否定。
那么一些小一點,名氣不那么大的學校的優(yōu)勢就體現(xiàn)出來了。 在美國, 除了極個別的以辦學為名騙人的野雞學校,絕大部分的私立學校都是經(jīng)過政府認證檢查核準的正規(guī)學校,在保證學生的學習安全,學業(yè)的科目完備,以及學生課外文體活動上,有足夠的設(shè)備和師資力量。 跟歷史名校比起來,這樣的學校會有以下幾點突出優(yōu)勢:
1.學習氣氛上相對寬松:在強手如云的競爭環(huán)境下取勝容易還是在相對來講比較普通的學生群里取勝, 這是很容易看出的事實。 如果是國際學生,剛剛來有個語言和環(huán)境的適應期, 可是GPA 是按所有四年的成績平均算出來的,那么最后吃虧的肯定是還在適應中的學生。 在相對寬松的學校,學生們的壓力就相對要小,留學生有很大的緩沖和過渡期。
2.老師的水平?jīng)]有想差很大:美國公立學校的老師是必須通過州政府教師資格認證的,要修完教育和專業(yè)的研究生學位, 還要通過綜合考試之后才能任教。私立學校的老師因為并不需要從政府拿錢,所以在老師的聘用制度上并不會要求老師們都有州政府認可的教師資格證書。 這兩者的利弊各有不同, 很難武斷地評論哪種老師對學生更好。
3.同學相處的友善程度很重要:
國際學生初來乍到,一切要重新適應,在手足無搓的時候,最需要的不是別的同學有多強,有多才氣,有多健康,有多美貌。相反,他們需要的是一個學生群體足夠包容,足夠多樣,足夠愿意給新人在社團中留個位置,一起成長。 這一點看似軟性的標準,往往是關(guān)乎學生們幾年來的成長和幸福, 不能不做為一個考量的重要因素。
小一點的非名校常常因為他們的名氣不夠大,而吸引了很多興趣特長能力迥異的學生,他們對國際學生有很大的包容性和友善度。 總之一個能在異國他鄉(xiāng)找到自己的位置,建立起來自信的學生,肯定會在大學發(fā)光溢彩的。
這里因為篇幅的限制,只能講這些籠統(tǒng)和理論一些的概括,總之想要和大家說的就是申請美國本科留學時,選校不一定只選擇名校。
點擊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