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安多佛的百年食堂里,石頭做的樓梯已經被踩出發(fā)亮的弧度。已經建校234年的菲利普斯學院,被公認為美國寄宿中學中的翹楚。
“不自私”作為一所學校的校訓,讓人十分好奇。不過,這不是一句僅僅為了看起來體面的校訓,在安多佛,“不自私”被擺在一個極其重要的位置上。招生主任吉姆·溫徹這樣解釋“不自私”:它強調的并不是軟弱退讓的善良,而是精神上的慷慨和責任感。從建校之初,塞繆爾·菲利普斯先生就決意培養(yǎng)“有服務他人意識的優(yōu)秀學生”。這恰好印證了《安多佛憲法》的宗旨:善良而沒有知識,是軟弱;有知識而不善良,是危險。菲利普斯先生認為,只有“有知識而善良”的學生才能給世界帶來有益的改變。
“沒人輕松度日”
在美國某大學申請交流論壇上,一個安多佛學生在回帖時寫道:“在安多佛,拿6分意味著這是A以上的成績,5分在安多佛就代表A,你得非常努力才能拿到6分。”
在安多佛上學,要想拿到好成績,必備技能之一就是熬夜,咖啡在學校里隨處可見。
“都說美國的孩子輕松。我看這里的孩子上完一天課,鍛煉完還要做好幾個小時的作業(yè),跟國內有啥區(qū)別?”劉子聰?shù)膵寢岅愋》朴悬c納悶,“國內總說美國人不學習,不可能,美國精英們學習比你努力。”不過,她曾經問過兒子,開心嗎?回答是:開心!每天同各種優(yōu)秀的同學在一起,很有長進。
精神家園
在安多佛的校園里走一走,看到的都是朝氣蓬勃的臉,完全沒有被功課壓倒的萎靡感。
一位1997年從安多佛畢業(yè)的香港校友陳美琪說:“菲利普斯就像一所大學,但一般的大學有幾萬人,它只有1000出頭的學生,平均每個學生能得到的資源和選擇異常豐富。”
她對藝術很感興趣,選了好幾門藝術AP課程。愛迪生美術館旁邊有個陶藝工作室,她平均每周要花20~30個小時待在里面。
在音樂和藝術方面,學校提供不同程度和范圍的階梯課程。
“我記得有一次一個雕塑家來學校辦展,同時在這里完成他的創(chuàng)作,我和他一起待了好幾天。不是工作坊,而是能夠看到他工作的狀態(tài),問他問題,和他交流。我覺得這樣的機會對我來說十分受益。”陳美琪說。
盡管學習壓力不小,競爭激烈,安多佛仍是許多人脫胎換骨的地方,他們也將這里視為自己的精神家園。1964屆的畢業(yè)紀念冊上有一張小布什與他的啦啦隊隊員們在一個電話亭前的合照。
在照片中,小布什身穿一件黑夾克外套,手上拿著電話筒緊挨著電話亭,一位啦啦隊隊員一只腳站在一根鐵柱上,另一只腳踏在他的肩頭上。其他隊員有的站在電話亭中,有的趴在電話亭上,一個個看起來分外頑皮淘氣。
小布什雖然被視為“安多佛一位資質平庸的學生”,但他人緣很好,交了不少朋友。他和得州來的同學克雷·約翰遜成為好友,從安多佛畢業(yè)后一起升入耶魯大學,后來,克雷·約翰遜一路輔佐布什,進入白宮先后任人事部主管,以及白宮管理預算辦公室副主任。
陳美琪畢業(yè)后回到香港,她說:“最要好的朋友仍是安多佛時期的,結婚的伴娘也是高中同學。直到現(xiàn)在,我的車上還貼著安多佛的標志。”
點擊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