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學預科生(40%)。這是最常見的,至少在2019屆班級中-50%的班級是上私立學校的。如果你上的是私立預科學校,尤其是八所學校協(xié)會(ESA)。他們進行了大量的活動,獲得了驚人的高中GPA(3.9+)和SAT分數(shù)(2200+),很有可能他們在缺課的那一年做了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情。
2、公立學校的杰出表現(xiàn)(40%)。他們大部分來自華盛頓,紐約,波士頓,芝加哥或加利福尼亞等地。這些學生中的許多人都去過像Stuyvesant或TJ這樣的公立磁鐵中學。這是最多樣化的群體,有4.0–2400s的人以及得分較低的人,但還有其他創(chuàng)造性的成就,例如贏得了一些國際比賽或啟動了成功的社區(qū)項目。
3、國際學生(12%)。盡管他們可能居住在倫敦,新加坡或迪拜,但通常是華裔或印度裔的學生。學生必須參加各種標準化考試,主要包括SAT、TOEFL或IELTS。 所有的美國大學均接受此種申請方式。美國大學錄取標準包括學術(shù)成績、課外活動及個性修養(yǎng)三方面:學術(shù)成績只占錄取決策的一部分,主要包括如SAT及單項成績、AP分數(shù)、學業(yè)排名、課程平均分GPA等。
4、課外活動主要包括科研、文學、藝術(shù)、領(lǐng)導才能、社區(qū)服務、競賽得獎等。個性修養(yǎng)方面主要從個人陳述、老師/校長推薦信、面談等方面來考察。
美國大學希望招收全面發(fā)展的學生,而不是只有一技之長的專才,三方面的能力缺一不可,因此準備采用常規(guī)申請方式的學生,不僅要注重學習成績,還要多參加各種社會活動,注重全方面發(fā)展。
申請時間:美國名校申請通常要提前一年,因此高二時學生就必須參加標準化考試,還要準備好各種文書資料,包括個人短文、推薦信等,要體現(xiàn)出上述三方面的能力,同時學業(yè)方面還要確保有一個好的GPA。這種申請方式對學生各方面的壓力都很大,因此難度不小。
5、運動員(8%)。不言而喻,他們的運動技能是入讀UChicago的關(guān)鍵-盡管作為一所不擅長運動的III級學校,您可以肯定,即使是運動員,得分也相對較高。運動員與其他運動員進行社交活動,并且很可能參與希臘生活。通常來自中西部,因為其他學校從美國其他地方搶走了運動員。
點擊收起